第 009 版新闻 |
字体: 放大![]() ![]() ![]() |
|
||||||||||||||||||||||
郑 燕 文/图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水运交通事业跨越式发展的五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全面完成了“十三五”水运规划目标任务,在交通强国建设征程上创造了“广西港航规模”“北部湾港速度”“广西长洲船闸通航样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栉风沐雨、奋楫笃行。“十三五”以来,我区水运发展围绕“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目标,聚焦“四个一流”港口建设,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实现一个又一个突破,实现了水路交通运输发展阶段由“基本适应”向“适度超前”的重大跨越。 “十四五”时期,广西水运仍是大建设、大发展时期。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激发“江”的活力,释放“海”的潜力,构建对内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对外面向东盟及欧洲国家纵深发展的国内国际水运大循环通道,打造水运发展新格局,使广西水运发展从“适度超前”到“适度领先”水平,实现通江达海的目标。 1 提质增效 成绩斐然 “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水运投资252.8亿元,其中沿海144.28亿元,内河108.52亿元。新开工项目60个,已建成项目31个,重大水运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强引擎”。随着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初步建成,西江黄金水道畅通升级,全区水运生产能力加速提升,成绩斐然。 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北部湾港口货物吞吐量逆势高速增长,增速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完成3亿吨,同比增长18%,全国排名从2018年的第14位上升到第11位,超过深圳、湛江,成为华南地区仅次于广州港的第二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500万标准箱,达50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2.2%,增幅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排名首位,总量跻身全国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10、世界前40行列,首次迈进全国十大沿海港口行列;新增国内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9条,2020年集装箱船舶到港7500艘次,首迎10万吨级大型集装箱船舶,北部湾港正式进入1万标箱大船时代。 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增长迅猛。翻倍完成《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开通至渝、川、滇、黔、陇、陕等西部省市和区内的海铁联运线路,2020年共开行班列4607列,超过前三年开行班列总和,与2019年相比,至贵州班列实现3倍以上增长,至云南班列增长近2倍,累计到发20.68万标箱,与2019年相比,增长近2倍。北部湾港防城港域(渔澫港区)第一作业区6号泊位启运中国高铁钢轨出口至印度尼西亚,完成中国高铁设备“整体出口”第一单。 西江黄金水道显现黄金效能。西江航运货运量2.64亿吨,同比增长7%,再创历史新高。长洲水利枢纽船闸年货物通过量突破1.5亿吨,首次实现年度过货量超越三峡,成为全国天然河流第一船闸。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73亿吨,同比增长40%。其中贵港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达1.06亿吨,同比增长30.9%,成为珠江水系首个内河亿吨大港,为西江黄金水道与粤港澳大湾区遥相呼应、共同发展注入新动能,得到交通运输部表扬。 2 改革创新 成果丰硕 “‘十三五’以来,港航发展坚持改革创新,水路运输服务取得新成效,水运行业管理水平跃升新高度,水路运输营商环境实现新改善,绿色智慧港航取得新进展,全力打造‘广西港航新样板’,港航发展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凸显。”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王永兴介绍。 水路运输服务取得新成效。船检服务质量切实提升,“十三五”期间,共检验商船64756艘次,4301.7万总吨,同比增长20.74%;其中建造检验2129艘,254.9万总吨,同比增长42.6%;新建内河船舶标准化率达100%;贵港市二手船舶交易艘数和交易额近两年连续蝉联全国首位。 水运行业管理水平跃升新高度。修订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填补了我区载客12人以下客运船舶及乡镇客运渡船运输管理空白;全面运行新版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漓江游览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纳入国家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范。 水路运输营商环境实现新改善。深入推动“减证便民”,清理取消九大类权力事项89项证明材料;推进政务服务“简易办”,线上办理业务量占比逐年提升,基本实现“零跑腿”;行政审批提速增效,审批项目平均提速60%以上。 绿色智慧港航取得新进展。港口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北部湾港5000吨级以上集装箱、干散货多用途码头泊位全部具备岸基供电能力,LNG动力船舶检验发证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广西首艘全蓄电池驱动的环保检测工作船通过检验投入使用。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工程创新,将工程疏浚炸礁废碴上岸处置,实现了变废为宝,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处置航道疏浚废碴的“广西样板”。 发扬“首创精神”打造“广西港航新样板”。全国首创基于“北斗终端+APP”的“无接触”船舶过闸模式,实现“远程报闸、自动缴费”“一次报到、全线过闸”,打造船闸管理“长洲样板”。全国首创船舶检验移动平台,实现船舶营运检验申请、进度查询等功能在移动客户端线上操作。国之重器——“天鲲号”首次进驻,助力钦州港东航道20万吨级集装箱航道加快建设。 3 加速奋进 再创辉煌 面对新形势,奋战新目标。“‘十四五’时期,广西水运将围绕打造北部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门户枢纽国际化’和西江黄金水道升级版‘内河航道高等化’目标,狠抓水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着力提升服务能力水平,推动水运交通高质量发展。”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自治区港航发展中心主任胡华平说。 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预计2025年北部湾港完成货物吞吐量达5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超1000万标准箱。集装箱班轮航线达到50条以上,其中远洋航线达到5条以上。“十四五”时期,新增港口货物综合通过能力约2.5亿吨,其中新增集装箱通过能力约600万标准箱。预计“十四五”末,广西沿海泊位35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57个。北部湾港港口货物综合通过能力超5亿吨。推进一批大型化、专业化码头建设,建成一批深水航道、锚地及防波堤等配套设施,全面提升港口生产和运输能力。建设北部湾港“枢纽+通道+网络”型特色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建设“铁公水”多式联运试点项目,建设北部湾航运交易所。建设北部湾港智慧绿色交通系统和智能服务系统,实现基础设施智慧化、运营管理智能化。 打造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西江黄金水道升级版。构建通畅的“一干七支”内河1000吨级及以上航道网络,至“十四五”末,新建成3000吨级航道518公里,3000吨级船舶可由南宁直达粤港澳大湾区,并实现右江、红水河、柳黔江全线船闸达到1000吨级以上。预计2025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超2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近200万标箱。“十四五”时期,新增港口货物综合通过能力约9000万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约190万标准箱。预计“十四五”末,我区内河生产性泊位619个,其中千吨级以上泊位238个,内河港口货物综合通过能力达到2.1亿吨。确保“十四五”时期开工建设平陆运河,推进湘桂运河前期基础性研究;加强长洲、大藤峡等水利枢纽船闸过闸能力提升工作;大力发展内河多式联运,扩大西江水运货源腹地辐射范围延伸到贵州和云南等地,逐步形成西江黄金水道上的联运中心和中转中心。 4 开局争先 跨越发展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区开局之年。 立足新发展阶段,港航发展将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区为统领,贯彻落实《广西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方案》,配合编制《广西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年)》及“顶层主干一张网”等重大规划和专项研究,勾画广西水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图。完成“十四五”港航发展规划编制,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研究,争取2021年完成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项目的可研批复,为2022年开工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加快推进湘桂运河前期研究。完成北海港总体规划修编并获得自治区政府审批。做好防城港港口总体规划适应性评价报告、防城港渔澫港区第六作业区规划优化方案研究等重大专项研究工作,为开展防城港总体规划修编奠定基础。 全面落实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十四五”规划项目三年内全部开工,再创广西水运交通建设新速度。完成水运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的目标,做好8项重点工作,实现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1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600万标箱;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8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20万标箱等水运发展目标,确保水路运输服务能力跨大步、上台阶。 新开工建设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广西都柳江梅林航电枢纽工程、钦州港金鼓江作业区19号泊位、北海港铁山港港西港区石头埠作业区23号泊位工程等7个项目;重点推进来宾至桂平2000吨级航道工程、柳江柳州至石龙三江口二级航道工程、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右江航道整治工程(两省交界至百色)和防城港企沙港区赤沙作业区2号泊位工程、钦州港大榄坪港区大榄坪南作业区9号10号泊位工程(原9号—11号泊位工程)等20个项目;力争建成钦州港东航道扩建工程(扩建10万吨级双向航道)、防城港企沙港区潭油作业区进港航道一期工程、防城港渔澫港区第四作业区401号泊位工程、来宾港武宣港区龙从作业区一期工程等6个项目;加快推进长洲水利枢纽五线船闸、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项目、大藤峡水利枢纽通航应急临时翻坝公共设施项目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 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肩负交通强国伟大使命的广西港航人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广西经济工作会议和广西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总体部署,抢抓有利条件和新机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要求,落实“四个一流”目标,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我们将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区为统领,弘扬港航系统‘点燃自己,照亮他人’的‘航标灯’精神,加强‘阳光引航’‘阳光船检’服务品牌创建,确保水路运输服务能力跨大步、上台阶,推动广西水运交通高质量发展。”胡华平说。 |
字体: 放大![]() ![]() ![]() |
各版主要新闻 |